你的位置: 句子 > 范文 > 导航 > 诗词曲五首教案精华

诗词曲五首教案

发表时间:2024-01-07

诗词曲五首教案精华。

笔者的这篇文章全面介绍了“诗词曲五首教案”的相关信息,若想深入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主页。新进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所需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应细心设计教案和课件。编写专业的教案和课件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1)

语文备课大师

《诗词曲五首》教案

设计:王立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

一、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作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2.我国古代诗、词、曲三种体裁,习惯统称为古代诗歌。古诗从形式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3.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绝句、律诗、如:李白《秋蒲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1.朗读全诗,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背景简介。

⑴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⑵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写此诗回赠。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3.阅读理解要求参照注解,解释诗歌内容:

“巴山蜀水”本是一片荒僻的地方,二十三年被贬到这里,如同被弃一样,痛苦与孤独。想到 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沉船侧畔有千艘船只竞相进发,病树前头有万棵树木萌春。今天听您吟罢这首诗,举酒干杯振作了我的精神。

4.师生共同读品诗句研读赏析:

①首联:交代了什么?体会“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

明确: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表达痛苦、孤寂、愤激之情。

首联:刘禹锡因为参加顺宗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被贬到郎州,连州,夔州,和

州,郎州在战国是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

指贬地,作者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让读者体会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感觉到诗人抑制以久的愤激

心情。

②颔联:此联用了什么手法?意在传达什么心情?

明确:用典。“闻笛赋”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的悼念,“烂柯人” 典故抒发诗人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颔联:“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

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

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

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

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

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③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何理解?

明确:“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

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

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

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沉舟”、“病树” 自喻,“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用这些具

体的景物形象地表达对现实的愤懑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在客观上饱含新陈

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

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自己遭贬的愤激之情。但这句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说明了“新

生的事物必然要代替没落的事物” 这一哲理。

④尾联:结尾有什么用意?

明确: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尾联:是点睛之笔。“长精神”含义深刻表现诗人意志不衰和乐观精神。

5.背诵这首诗。

三、《赤壁》: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

1.朗读全诗。

2.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与另一位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

李杜”。

赤壁,是东吴大将周瑜打胜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此“赤壁”是湖北

黄冈的赤鼻矶,只是借题发挥。

3.思考探究: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①《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②诗人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③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3.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过零丁洋》: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冲天豪情。1.朗读古诗

2.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3.讨论探究:

①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4.颔联用了什么修辞?两句有何联系?

明确:“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

5.颈联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双关”。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7.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明确: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邓世昌勇撞日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8.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明确:“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 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 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四、小结:

背诵这些精品,犹如在诗海的沙滩拾到美丽的贝壳,把它放进你的箱箧吧,终身受益。

五、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

杜牧:牧之 唐代诗人

文天祥:履善 号文山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导入:

齐背、复习巩固。

二、《水调歌头》: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

我们先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的词评家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这首词是一朵特别美丽的奇花,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从“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词。先了解作者。

1.朗读全词,扫除文障:宫阙(què)绮户(qǐ)婵娟(chán)。2.作者背景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著《东坡乐府》。

我们再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哪一句话提示了我们作者写作的背景?(小序)总结:中秋时,大醉时。“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秋节。当时作者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3.介绍“词”的体裁:《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4.整体感悟:

①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

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②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明确: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思考讨论

①首3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向往?为什么会有?

明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宫中的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②“又恐”暗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③“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明确: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哪比得上人间?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那几句在暗示什么?

明确: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这就过渡到了下面的怀人。

⑤作者问月亮带着怎样的心情?

明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

⑥面对这样的无奈诗人如何顿悟的?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作者的内心矛盾有没有得到解脱呢?解脱了,通过自我安慰。人事无常,有聚有散,自古如此。人的悲欢离合也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为此悲伤,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就可以了。“人不能选择天气,但可以选择心情。”

作者由幻想超然物外,到重新认识到现实的美好,认识到现实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战胜了自己消极地想要离开现实的念头,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旷达的胸怀。

5.总结:学完了这首词,我们深刻地认识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一生时常处在坎坷之中,他的心里,有那么多的矛盾和斗争。但他却始终有着那么乐观的精神,那么宽阔的胸襟。不因为宦海的沉浮而自暴自弃,不因为生活的境遇而怨天尤人。让我们油然而生敬佩之情。6.译文: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7.音乐欣赏

听音乐可放声跟唱。加强背诵。听完一遍,回到首页齐读课文。(或背诵)

*8.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第一步:初读全诗,感知内容。第二步:驱遣想象,再现情景。第三步:诵读品味,领会诗情。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1.朗读全诗。2.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3.简介“曲”和背景: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4.结合课文小注,翻译本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震怒。华山在腹,黄河守门,好一条潼关路。遥望长安古西部,思绪沉郁又起伏。途经秦汉故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泥土。唉!一朝兴起,百姓受苦;一朝败亡,百姓还受苦。

5.分析结构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6.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行经潼关时所见所感:望西都意踌躇,感慨万千。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过。而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当年万间宫阙都做了土。这是何等令人伤心!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7.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明确:“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8.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四、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上阕:望月(景)

第一层: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下阕:怀人(情)

第二层: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三层: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语文备课大师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2)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导入: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到了张继和纳兰性德的的笔下,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秋思》和《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五分钟。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得有味。

2、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3、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4、对比阅读,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因此,诗句与诗句不同,根据词牌填写,字数有多有少。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5、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6、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悟出诗、词的不同特点。

二、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借助图、课后注释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洛阳城里见秋风句点拨:

①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

②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③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④课件播放繁华的洛阳城,再对比反衬引思:面对如此繁华的洛阳城,诗人却只见秋风?

通过想象画面、对比反衬诗人思乡之情。

欲作家书意万重句点拨:

①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②简介:

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③想象说话: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④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让人一言难尽呀!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读出意万重之感。

在这里,朗读不再是机械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渲泄。

⑤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从这两句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

点拨:

①看看文中插图,找找画的应该是哪句诗的意思?

②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③换位思考,写话体验:

出示提示语:

想一想,如果你是诗人,在这秋风瑟瑟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家书开封后,你会怎么做?(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如果你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心里怎么想?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话?想象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换位思考,丰富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诵读全诗,说说在诗人眼中,乡愁是什么?(一封意万重、说不尽、临发又开封的家书)。

学习《长相思》:

1、朗读全词,读通,读出节奏感。

2、谈初读感受:

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3、欣赏课文插图,对照文中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

(学生默读并思考词意,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4、全班交流:

⑴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

①说说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诗的意思。

②相机理解一程一更此声是指什么声音?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无法安睡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③联系生活谈谈:踏遍千山万水,风雨兼程,你们有没这样的感受?你觉得边塞军旅生活怎么样?朗读体会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联系生活放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起学生情感体验。

⑵想象故园和谐宁静之美:

①故园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

②全班交流: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祥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

⑶对比反衬碎字之苦涩:

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碎在征途上,碎在风雪中,碎在心坎上,谁再来读《长相思》?(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3、质疑:

既然身在征途,身系家园,感觉那么的心碎,那为什么还要参加边塞军旅生涯?引导学生明白好男儿心系故园,更爱国家。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三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三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

(第一首,借景抒情,浑然天成;第二首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最后一首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风雪聒耳,吹不断我的思乡情。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反复诵读,感悟特点,升华情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那一股股思乡情!

四、作业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4、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作用

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3、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又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了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片源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学生分析:

对古诗文可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古诗的分析能力还比较的薄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篇比较复杂的古诗,结构内容分析上涉及到典故和借景抒情两个知识点,情感体会上诗人的情感也是不断地变化。所以,需要通过对这首诗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具备能从诗歌的结构上分析出诗人情感的能力。还有对于学生来说,新的知识必须从概念上加以解释清楚,使他们能识别典故和借景抒情,并通过对两者作用的分析,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笔记本电脑、多媒体

 教学策略:

自由诵读法: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

板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情感变化 凄凉地(地点)二十三年(时间)弃 愤慨 伤感 苦闷 典故 空 翻似 (世态变迁、物是人非) 生疏 惆怅 无奈 借景抒情 沉舟 (残破) 千帆

(生机勃勃) 昂扬 乐观 积极 病树 (旧) 万木 (新)

长精神 与友人共勉 哲理/现实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2.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学习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有“_________”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我们曾学过他的古文_______。

(2)《赤壁》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______”。

(3)《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______家、诗人。

(4)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_”,世人称其为“苏东坡”。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和他的父亲________,弟_______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______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5)张养浩(1269~1329年),字_______,号______,___代著名散曲家,(“山坡羊”是______)兼长诗文。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应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典雅,感情婉转缠绵,代表词人如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2)《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过零丁洋》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为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年)--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以此诗明志节。

(4)《水调歌头》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词作于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失意,妻子亡故,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时值中秋苏轼作词怀之。

(5)《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绮户()chánjuān()fēngluán()chóuchú()

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反复吟诵这五首诗词,对照注释理解五首诗词曲的大意。

2.试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3、《赤壁》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过零丁洋》中颔联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起舞......在人间。”体现了诗人的什么人生态度?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转朱阁......照无眠。”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7.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聚”“怒”二字的妙用。

A.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富有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概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的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一词是悼念亡妻去世10周年所作,抒发了对妻子________的感情。词在感情上显得________。

②上半阕多用________(表达方式),是作者在梦醒之后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悲痛之感。下半阙多用________(表达方式),写了作者梦中的情景。

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西都,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诗写道:“隔千里兮共明月。”《水调歌头》中由此脱化而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词中表明作者由矛盾中得到解脱,要面对现实,虽身处逆境,但仍热爱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2.学习欣赏诗歌作品

二、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诗的内容,明白句意。

三、教学难点:诗中意境的体味

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回乡偶书》

1.作者简介:

2.字词分析:

“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偶然,还流露了诗人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情丝。

3内容分析:

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归家,却年迈,不禁感慨。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只是淡淡一问,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无穷的感慨。

4.小结

二、学习《夜雨寄北》

1.作者简介

2.内容分析

一、二句:诗人从对方来信写起,对方问“归期”,而诗人只能以“未有期”作答,无奈之中转而写巴山秋水潇瑟之景,寄托离别愁绪。

三、四句:诗人在巴山夜雨中想像:终会有一天回家与亲人重逢的,同时也道出了离愁别恨。

这两句诗是由当时的苦况所激发出来对于未来欢乐时光的憧憬,诗人想像日后重逢之时,与亲人共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心灵的孤寂与痛苦。用相聚的欢乐衬托出今夜的痛苦,曲折委婉,余味无穷。

3.小结。

这首诗抒发了游人羁旅他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作者把情与景紧密结合,把现实与想象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作者简介:

2.字词分析:

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淮上”即扬州,“别”在这里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去“潇湘”诗人自己去长安。

3.内容分析

一、二句:交代与友人握别的时间、地点、表达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心情。

三、四句,写两位好友在笛声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风中传来数声笛声,报道着别离时刻就要到来,离亭送别,愁绪万千,情深酒酣,欲言又止,握手告别,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心情,情景交织,深切感人。

4.小结。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王勃与“初唐四杰”

2.内容分析

首联点出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诗人出于对朋友的依恋和关心,借描写两个地方的形势与风貌,在展现雄浑开阔的境界中隐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写劝勉友人,不作哀伤之别,同时也是自勉,既蕴含着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

颈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杜少府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因为同高水远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语言形象凝炼,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伤感,代之以豁达的感情,给友人莫大的安慰鼓舞。

尾联,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互勉。劝友人要心情舒畅地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3.小结。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用质朴的语言写壮阔的胸襟,于质朴之中蕴含警策,在豪语之中含关怀体贴,读来亲切感人。

三、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作者简介

2.内容分析

首联:直抒对二十三年来被朝廷“弃置”在“凄凉”之地的愤懑与苍凉。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这两句是承诗人白居易诗尾“二十三年折太多”而来,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他被贬之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颔联:借用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悲痛和岁月蹉跎的感慨。借用两个典故,暗示因贬时间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主生的生疏,怅惘心情及对当时生活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地分复杂的心情。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示坚信新事物终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这联突然振起,一改忧伤低沉情调。

尾联:照应白居易赠诗一事,表示自己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同时也是激励友人。

3.小结:

此诗是诗人二十三年来被贬生活的总结,也是诗人对友人赠诗的一首和诗。表达了诗人虽被贬多年,但仍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引用历史典故贴切,是本诗的一个成功之处。巧用对比,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事物之中,创作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本诗写得起伏跌宕。沉郁之中见豪放。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用楷书抄写全文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6)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7)

一、教学设计:

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二、教学重点:

能通过读、想象,体验诗歌的境界。

三、教学难点:

是人的心理,并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人导入,整体感知

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吕岩、杨万里)。吕岩,我们对他很陌生;杨万里呢?(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但是老师要说,看似陌生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相信吗?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2、你们说,怎么学?(读准-〉读懂-〉读出感受)。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老师板书课题)

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

(评价、正音。指导书写“蓑”字:手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

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学们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学习,还可以询问老师。

5、学生说故事大意,老师纠正。

6、从刚才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吗?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

(学生如果说不全:老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

(二)、从形象入手,教学《牧童》

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样的?

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体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预设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

(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风明月为伴)

(2)这样的生活真是——? (板书: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3)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指导朗读,范读)

[预设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铺”:着一“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是无限宽阔的原野。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

(3)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4)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

“弄”:逗弄的意思。快乐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张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有远的牧童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或许……

4、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友,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园的生活。在这样的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板书:童乐)你能读出这样的快乐吗?

5、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读出你的向往。

6、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展开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些什么?

7、总结:生于兵荒马乱的吕洞宾更渴望能过上这样安悠、快乐的生活。谁能读出这种渴望。

(三)、从场景入手,学习《舟过安仁》

1、牧童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让我们目光跟随杨万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过安仁,看到了什么?

(课件: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

3、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撑着一把雨伞,撑篙、船桨叶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你是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来,谁能读出这样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读)

4、请同学们想象: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杨万里,恍然大悟,你会是怎样的表情?(体验诗人情绪——〉引出童趣)

5、小结:一个“怪生”让我们看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还让我们看到两个有趣的孩童,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爱的诗人,谁能用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呢?

7、拓展:诗人杨万里,还写过其他描写孩童的诗篇呢。请同学们读读这几首诗,再看看我们今天学的诗歌(轻音乐起),结合起来,你能见到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喜爱儿童,未泯的童心)

8、总结:诗人杨万里就是这样一位对孩童充满喜爱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诗人。杨万里还写了许多其他的田园杂诗,每一首诗的背后,我们都能见到诗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四、诗人结尾,两手整合。

1、现在我们在读这两首诗(老师范读),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2、陌生的诗人:吕岩,其实我们早已认识,今天更让我们看到了吕岩对悠闲、安定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诗人:杨万里,之前我们并没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今天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诗人,今天依然呈现他们那么美好的心,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崇敬,齐读一遍,老师引读。你们愿意了解更多的诗人吗?那就去读更多的诗,是个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走进诗人内心的路。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课前预热

1同学们,你在农村生活过吗?

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一、导入

1、时光如水,岁月如流,今天让我们一起慢慢回头,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一起读:《清平乐·村居》。

2自己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读)

交流: (词牌名 上下片 押韵 长短句)

二、初读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争取读得有感情。

2、谁来读一读。(1-2人)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我们来交流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翁媪:根据字形就能猜测它的意思。

在这首词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你认为呢?

吴音:吴的地方话!

醉:知道意思吗? 可能是谁喝醉了?你们认为呢?

无赖: 调皮的样子。

卧剥:谁知道?(躺、趴)

词语的意思你们都读懂了,这首词你们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三、品读。

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相媚好”,老师还有更深的思考:词中说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贫,可为什么他们还这么“相媚好”呢?

(一)自由读: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二)交流:(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这个问题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1、学生发言:我觉得儿子勤劳孝顺,他们才相媚好。

2、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3、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儿子正在锄草,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想尽孝心,体谅父母。(谁来补充的?你认为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二儿子正在织鸡笼虽然没有哥哥力气大,能干,但也很尽力。

4、小结:夫妻俩看着勤劳能干的大儿、中儿,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儿也让他们喜欢吗?

(三)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点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为什么喜欢?(小儿子调皮可爱)

3、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儿的调皮可爱?

无赖:a 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蛮不讲理 游手好闲)

b 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C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老夫妇对小儿特别喜欢,是对小儿的爱称)

卧 (点击图)

a“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 趴)

b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天真可爱 调皮可爱)

C 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好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4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1) 听老师读一读?

(2) 你觉得老师哪些词读得好呢?(好在哪儿)

(3) 谁能读出小儿的顽皮?

小结过渡:大儿、中儿勤劳孝顺,小儿调皮可爱,难怪他们“醉里吴音相媚好”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呢?(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四)感悟景美

1、生回答: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儿的景色很美。

2、你从哪儿读懂的?

3、谁来读读这句话:[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从青青草你读懂了什么?(草青 草茂盛 生机勃勃)

5、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A自由练说

B指名说

6、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7、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五)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听到老两口在说什么?

2、自己说一说,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假如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说什么?)

4、小结:乡村的景色如此优美,农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导朗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四、感情朗读全文。

1、喜欢这首词吗?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把感情读出来。

2、老师读上阕,谁来读下阕。

3、还有谁愿意读的?你读上阕,老师读下阕。

4、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任地方官期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可是却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1)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受了打击,而如今还要面对晚年的凄凉和寂寞。当他看到眼前这一农家的生活时,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羡慕有多深,忧愁就有多深,面对如此美景,诗人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我们在静静地聆听中走进他的忧愁,读懂他的向往。

5、配乐吟唱。

五、拓展积累

1、像这样清新的诗,辛弃疾还写过不少。辛弃疾一生写过600多首词。你读过他的哪些词?

2、学生推荐

宋词历来和唐诗并称双绝。每首宋词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课后,找来宋词读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频道小编推荐: |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8)

一、教材解读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

1.课文简说。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2.词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绿了江南两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长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一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

1.课文简说。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2.词句解析。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小诗,其实包含了作者艰辛的构思过程,应该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当然他见秋风而想的不仅是家中的美食吧?否则怎会意万重呢?同是起乡思,张翰命驾而归,张籍却不能,恐怕这里又多了一份不能归乡的惆怅和无奈吧!

长相思

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2.词句解析。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而作者于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这首词在表达上与李清照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芭蕉》)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学生应该是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

2.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当然,也可以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

3.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诗,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比如,对《泊船瓜洲》中提到的三个地名,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理解为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却不明白作者心里真正的想法。教师可以这样点拨: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教师适当地介绍背景,帮学生体会文字里面蕴涵的意思。

比如,《秋思》中,洛阳城里见秋风,仅仅是要说秋天到了吗?也要在学生不留意之时,引导其思考秋风带给人心理上的感受。

再比如,《长相思》中的故园无此声中的故园,不仅要让学生联系前文,明白故园是什么地方,还要点拨学生想象: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从而使学生体会故园二字所承载的无穷的韵味。

4.要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联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5.要切实提高古诗词背诵积累的质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保质地默写下来。

6.可以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诵读积累有关乡思的诗词或诗词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歌曲,唱一唱。

7.教学本课生字,要引导学生自学,利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记忆字形,通过形近字对比或形声字的方法,扎实地写好生字。本课出现了几个多音字,要在初读时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熟读时体会它们的意思。本课的多音字有:间读jin;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ng;还读hun;风一更的更读gng。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9)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古诗及作者,并能准备背诵默写重点诗句。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背诵,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关于体裁的讲解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三、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二、《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研读作品(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绮户(qi3)婵娟(chan2)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 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提问: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②怀念谁?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5.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二、白居易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25课古诗背过并且默写过。

2、写出五首诗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课堂小测:

1、背诵古诗

2、默写重点诗句

3、文学常识的提问 课后反思: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词中的生字生词和苏轼的生平及其相关的文学知识。 2、了解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3、体会词的大意,感受词中富于想象力的语言。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方法过程目标: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价值目标:

1、掌握词中苏轼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苏轼喜爱人间生活,对离人的祝福之情,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及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准备:

1、放音机、课堂教学磁带 2、小黑板、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设想:

在授课时先以朗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欣赏词人笔下神奇且富有感情的月亮。进而品味其优美的语言,最后感受作者抒发的美好情怀。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11)

一、学习《登幽州台歌》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登幽州台歌》。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2)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怆然(chuàng)涕下(tì)

2)读出韵味和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前:过去。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

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陈子昂,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心中是怎样想的呢?

1)你能不能把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的描述出来呢?

示例:夜已深了吧?迷雾阻挡着我的前路,荆棘撕破我单薄的衣服。

我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借着微微的月光眺望远方。此时此刻,我忽然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我不知身在何处,身后无人跟随,前方也没人引路。难道我错了吗?难道上天是公平的吗?遥望历史,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已经远去,后世也许会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然而我却无缘相见。我感到无比的悲伤,仿佛有巨大的石块压在我的胸口,使我透不过气,那种感觉强烈地压抑着我的本就孤独的心。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总是孤独的。只是谁又知道我的心酸楚,谁又懂得我内心的痛苦?面对这茫茫的天宇和原野,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反渺小,沧海一粟而已,人生只有几十年罢了。我忍不住仰天长叹!我的悲伤已充满肺腑,无法抑制。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说,只是未到伤心时。在这清冷的夜晚,在这幽静的幽州台上,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2)你能否理解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呢?

点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合作交流,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点拨:前两句诗是从时间角度(前、后)写的。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点拨:后两句诗是从空间角度(天、地)写的。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3)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点拨: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总结:这首诗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二、学习《望岳》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五岳之首——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被泰山所吸引,纷至沓来欣赏,留下了许多诗文名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了解杜甫看到泰山后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杜工部集》传世。

2)文题解说

“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3)创作背景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岱宗(dài)青未了(liǎo)决眦(zì)

2)读出韵味和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你认为认为在朗读这首诗时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情感来读?

点拨:用喜爱赞叹的语气朗读。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割:分。昏晓:黄昏和早晨。“曾”,通假字,同“层”。

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小: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想象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年轻的你豪气冲天,登上泰山后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呢?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登上泰山时的心境呢?

点拨:杜甫登上泰山后,发现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心潮澎湃,心胸开阔了,禁不住热情地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原创作品

5、理解泰山形象,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望岳》围绕“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望到的景象也不同,你能分析出来吗?

点拨:(1)远望: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

(2)近望: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

(3)细望: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点拨:

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点拨: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4)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的巧妙,请你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点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自然把天地之间所有神奇与秀丽全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上,高耸的山峰入云蔽日,乃至山南山北在明暗上竟有早晚之别。“钟”即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使之富有情感。“割”即划分之意,“割”字用得很奇妙,不但把阴阳这一自然现象拟人化,神奇之妙蕴含其中,而且表现出昏晓界限的分明,从而突出了山之高大。

5)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做赏析?

点拨: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总结:这首诗中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

三、学习《登飞来峰》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喜欢登高抒怀,刚才我们欣赏了《望岳》,了解到杜甫登上巍峨的泰山,表达了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现在,我们欣赏一下北宋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诗——《登飞来峰》,探究一下他登上高山以后,会有怎样的情怀呢?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文题解说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3)创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千寻塔(xún)自缘(yuán)

2)读出韵味和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一说为七尺),形容高耸。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缘:因为。眼:视线。

塔:铁塔。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层:处,有两层含义。一指千寻塔的层,二指政治的层。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层层遮住视野,都(只)因为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联系王安石的生平及其时代,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的文学家王安石,当你登上飞来峰时,心境是怎样的?

王安石的主要生平:

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点拨: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本诗作者通过对自己亲身登临千寻塔远望,一览无余的视角直接描写,来抒发他心中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5、合作交流,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点拨: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飞来峰上千寻塔,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表达登高望远的感受:站得高看得远。

2)在这首诗中,“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呢?

出示: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积极推行新法,抑官僚制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登飞来峰》即作于1050年,当时他30岁,由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他向往美好前程,期待变革。

点拨: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往往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可以看出诗中“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体现了王安石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层”有了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高吗?

点拨:“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层,指他站的比别人高。实则暗喻政治上的决策。也指他有雄心壮志,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这无疑是人生的层!

4)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点拨: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三首诗,让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会到王安石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希望我们能理解这些诗歌表现的哲理,让古代文化精华进入我们的内心,滋润我们的心田。

五、课堂作业

1、背诵并默写前3首诗。

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发挥想象写成一篇散文。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怆然涕下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望岳

首联:绵延不绝、树木葱郁远望

颔联: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近望

颈联:云涌云翻、鸟儿归巢细望

尾联:一览众山小抒情

豪情勃发、壮志满怀

登飞来峰

浮云

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诗词曲五首教案(篇12)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设计理念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一个“横”、 “弄”、

“卧”,更是充满了随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他们所期盼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个小牧童,就是他们理想的化身,因此,引导学生置换成牧童,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学了这两首诗,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美美诵读,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对诗中的儿童说,对家人说,对老师说……既可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思维、丰富体验。]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通过回忆,既巩固了旧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词与诗的区别,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谈感受,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子研读体会,学生兴趣浓厚。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来形象自然。老夫妇的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这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词中人物的距离,贴近了人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再读全文,再现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诗词曲五首教案精华】相关推荐
优秀教案

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优秀教案”的研究报告,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的工作和生活注入更多积极的力量。对于新加入职的教师来说,教案和课件非常重要,因此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创新的教学课件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

敬读阅读怡心句子网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相信你有能力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