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句子 > 范文 > 导航 > 海水课件(集合六篇)

海水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27

海水课件(集合六篇)。

教师的工作之一是撰写教案和课件,但这并不是一项随意可以完成的任务。在上课时,教师必须按照准备好的教案和课件进行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呢?今天,栏目小编推荐了一篇名为“海水课件”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并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海水课件【篇1】

教案名称:直视海水污染的严重性(幼儿园优秀教案)

教案目标:

1、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2、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3、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重点:萌发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难点:能正确协调地钻

教案准备: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教案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鸭妈妈带领小鸭听音乐锻炼身体。复习游戏“长高了,变矮了”(“长高了”起立两臂上举;“变矮了”马上蹲下;“谁长得最高?”叉腰原地双脚向上跳数次)。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新动作

①幼儿自由地在松紧带下玩耍后,说说在玩时遇到的问题。

②启发幼儿进行讨论:怎样才能从松紧带下顺利经过?

③得出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进行两次;

④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来回练习钻;

⑤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重点:钻时低头弯腰,尽量不碰到松紧带;

⑥幼儿继续练习后,请幼儿成四列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2.游戏“快快逃出污染区”

①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位幼儿出发,依次钻过两条松紧带后,跑到河边抓一条鱼,然后钻回来将小鱼放入各组的脸盆内,等到把小鱼抓完后,小鸭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师敲小铃发出警报声:“不好了,遇上污染区了,快快逃离!”小鸭马上从原线路钻过障碍物逃回到起点。

②幼儿游戏,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小鸭必须从原线路返回,要求不能碰到松紧带;逃离时不推不挤,不和同伴碰撞。

三、结束部分

1.师:“能干的小鸭们逃离了污染区,要是不及时逃离,会发生哪些后果呢?为什么会有污染区?”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小鸭们逃出了污染区,真是很幸运,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小鸭在清清的水里快乐地长大。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好吗?”

4.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跳欢庆舞。

海水课件【篇2】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副热带海区、负极地海区、环南极大陆海区和北印度洋海区等;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对渔场、对航海、对海洋污染的影响等;

[要点梳理]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

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海流)。

2、洋流性质分类:

①寒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为寒流

②暖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为暖流

③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一------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 ,则洋流为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 ,则该洋流为 ,如下图。

据图总结,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之间的关系?

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二-----根据流向

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南向北)的为 ,反之为 。

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北向南)的为 ,反之为 。

3、洋流的类型(按照成因分类)

① 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

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其主要动力为 ;

② 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密度流。(表层:密度小→密度大;底层:密度大→密度小)

③ 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另外,洋流前进时,受 的限制和 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

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南半球: 时针方向

①以 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 时针方向

北半球: 时针方向

②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 时针方向

西风带 西风漂流 沿东岸折向高纬度 极地环流

③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季风的影响, 逆 顺。

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整全球的 分布。

②对气候的影响: 流:增温、增湿; 流:降温、减湿。

思考:(1)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

(2)南美沿岸热带荒漠南北延长的的原因?

③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1)寒、暖流交汇海区往往成为世界著名 。如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原因:

(2)上升流处,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型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④对航海的影响:

(1) 流节省时间、燃料; 流费时间、燃料。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暖流上空冬季雾也较大,尽管对海上航行,但对军事偷袭却有利。

(3)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对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一方面加快了净化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所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 。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19.8℃,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 mm。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

典例2、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

(l)图中①洋流是由于 内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②是由于受

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 方向流动。

(3)图中洋流按成因分③属于 。

(4)按性质来讲,②属于 ,③属于 。

(5)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②③的洋流名称分别是② 、③ 。

典例3、读欧洲殖民者自16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再将掠夺来的物质运回欧洲的海上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航运路线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所组成的环流系统叫________________, 其运运方向是____________。

(3)按洋流的主要成因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典例4、(09年江苏地理第19,20题)

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l)~(2)题。

(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巩固练习】

读下图,判断1--2题。

1.假定①②处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致,则( )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D.①②都是暖流

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众多

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 2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读下图完成7--8题:

7、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 B.乙位于北半球

C.甲图洋流为寒流 D.乙图洋流为寒流

8、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

A.甲为秘鲁寒流 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为千岛寒流 D.乙为巴西暖流

9、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地理环境有深刻的影响。据右图,回答10--11题。

10.科隆群岛上生活着很多企鹅,该群岛的海拔高度并不高,其成因主要是( )

A.受厄尔尼诺影响B.受拉尼娜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暖流影响

11.图中的洋流名称是( )

A.南赤道暖流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12. 在下图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B.乙图中的洋流为暖流

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洋西部D.乙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海岸

13、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 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 Q的流向是( )

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 B. 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

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 D.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

(09年北京文综第6题)读下表,回答

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15.该海域沿岸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

16.下图是某海域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1)此海域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2)如果此海域属太平洋的一部分,那么它的西部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东部洋流的性质是________流。东部海区的盐度比西部海区的盐度要____________,东部海区大陆附近的著名渔场是_____________。

17读“世界石油污染水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A、B、C、D、E各点的盐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

(2)F海峡表层海水向__________流,在成因上属于__________。

(3)某年1月,一艘油轮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__________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引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

18、(09年上海地理第十三题)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8分)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生:——小农经营。

师: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主要用途是满足自我消费还是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生:满足自己消费。

师:对,从几种粮食作物的单产对比知道,水稻单产较高,但为什么商品率却较 低呢?

生: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

师:还有哪些原因?

生:世代传统的观念以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获的大部分稻谷都是留作自用,送到市场上出售的量很少。

师:对。这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第二个特点:

生:— —单产高,商品率低。

师:从图3.11水稻的生产环节可以看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另一个特点是: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在我国,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较低。

师:水稻生产离不开灌溉条件的保证,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而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所以季风水田农业的第四个特点就是:

生:——水利工程量大。

师:对。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分析了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所具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完成P48 的“活动”。

活动与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

1.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想看,你需要哪些资料来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生:(讨论后回答)气候、地形、土壤、人口、水稻单产、市场、农业历史等。

师:我国南方主要是什么气候?和水稻的生长习性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较好地满足了水稻

的生长需求。

师:对。

(出示图片:中国温度带、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水稻种植需要怎样的地形条件?中国南方地形条件如何?

(出示图片:中国地形)

生:水稻的种植需要平原地形,便于水田管理。中国南方有着众多的平原,如太湖平原、鄱阳湖平 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 等。

师:很好。水稻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以什么土壤为主?

生:多年栽培水稻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师: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南方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还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水稻的种植呢?

生:(结合“中国人口图”)我国南方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而水稻单产高。

师:很好。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南北方地域上的差异,人们在对主粮的选择上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南方人爱吃米,也是南方形成水田农业的一个原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季风水田农业。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从“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来看,它生产的粮食主要是出售的,种植的是谷物。那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以什么粮食作物为主呢?

生: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师:为什么不是水稻呢?

生:因为水稻是水田作物,生产环节复杂,不利于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所以生产效率不高,商品率也不高。

师:说得很好!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请在地图上把它们找出来。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图)

生: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师:对。我们国家有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吗?和这几个国家有没有差别?

生: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主要是国营农场,而上面提到的几个国家的农 场是家庭经营。

师:对。下面我们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完成“活动”。

(生阅读案例3,讨论)

活动与探究

1.参照归纳季风水 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出示美国农业带图)

(出示北美气候图)

师:同学们,请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带图,说一说小麦带和玉米带的分布和美国的地形以及气候类型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师:对。从气候图上可以看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对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

生: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

师:对。以上是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条件中还有着怎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呢?

生:美国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有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这里铁路、公路、水运网发达,交通运输便利,美国的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便利的交通。

(3)地广人稀。

(4)工业高度发达。

(5)农业科技先进。

活动与探究

绘一幅概念框图,以表达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生绘图,师指导)

总结见下图: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出示表格(生填写底纹部分),引导学生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形成条件和季风水田农业作比较:

农作物品种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水稻自给农业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等商品农业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师:你认为以上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是商品农业,而季风水田农业是自给农业。

师:不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谷物农业这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了它主要的区位条件及在世界上的分布地区。并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了这一农业地域类型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对比,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1.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非洲的种植园

B荷兰的花卉种植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D.日本的水稻种植业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 依次是………………………( )

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③古巴的甘蔗④长江三角洲设商品粮基地

A.①气候②市场③政策④地形

B.①地形②市场③气候④政策

C.①地形②土壤③科技④政策

D.①水源②政策③气候④市场

3.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海水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学习纽芬兰渔场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渔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科隆群岛的位置和景观图,提问学生: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年平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寒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什么是洋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2)按照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表示,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

(1)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等。

(2)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生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注意暖流不一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

2.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和“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从图中找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思考哪些海区容易出现渔场?

(2)根据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分析大渔场出现的原因。

(3)根据“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一说给你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寒暖流交汇处容易产生渔场。

(2)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的渔场。

(3)曾经辉煌一时的纽芬兰渔场因过渡捕捞,使得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提示人类在开发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教师总结】寒暖流交汇的区域容易形成渔场,提供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对于海洋生物的开发,要做到节制与适可而止,才能可持续发展。

3.洋流对海洋航行与海洋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三个案例:

案例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饶了一个大圈,却仅用了20天。

案例二: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案例三:20xx年1月6日晚上8点,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和一艘散货船在上海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油轮全船失火燃烧,经过8天的燃烧后沉没。“桑吉”油轮沉没后附近海域溢油情况非常严重,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油污带。

根据三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分析洋流对海洋航行有什么影响?

(2)结合案例三,思考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利弊。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5分钟。

【学生回答】

(1)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2)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教师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顺行加速,逆行减速。海洋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域,给污染物的处理也加大了难度,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海洋污染,一旦出现污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提出疑问: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年平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暖流增温增湿,洋流降温减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海水课件【篇4】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热爱自己的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5.读中感悟,初步了解如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热爱自己的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瓜娃娃是一个关心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热爱自己的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说了什么呢?

2.教师训练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3.瓜娃娃在哪打电话呀?

4.冬瓜叶子在干什么呢?

5.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你们猜猜冬瓜娃娃在给谁打电话呢?它说什么呢?

6.教师导入新课:这冬瓜娃娃给谁打电话,都说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7.教师提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1.学生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今天要认的生字。

3.学生反馈找到的需要我们认的生字。

4.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互相检查认读的情况。

5.指名当老师,上来教小朋友们识字。

(2)教扩词。

(3)教识字方法。

(4)会指名读,并做出适当的评价。

6.教师拿出生字词卡,去掉拼音,检查学生认读的情况。

7.游戏巩固。

8.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学生齐读课文。

1.认读生字词语。

1.复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热爱自己的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并组词。

1.教师读课文,学生倾听并想一想,刮风下雨了,叶子、瓜娃娃都在干什么呢?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叶子在干什么呢?

(2)教师出示句子:那些产懂事的叶子,一个劲儿地向风儿招手,向雨丝点头。

(3)学生自由读,讨论该怎样读这句话。

(4)反馈。

(5)指名读这一句话,学生评议。

(6)教师指导,全班齐读这句话。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瓜娃娃在干什么?

(2)教师出示相关的句子。

一个胖胖的瓜娃娃,悄悄地躲在叶子下面。“丁零零,丁零零”,他牵着藤儿给根妈妈打电话。

(3)教师抓住“胖胖的”、“悄悄地”指导读。

(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议。

(5)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这句话。

(6)瓜娃娃跟妈妈说什么呢?

(7)学生反馈,教师出示相关的句子。

“妈妈,您为了给我们送来甘甜的乳汁,让我们快点儿长大,日日夜夜在地下操劳。谢谢您啦,好妈妈。”

(8)小组内读一读,说说该怎样读好这句话。

(9)反馈。

(10)学生反馈后,教师总结,学生根据提示,自由读好这些句子。

(11)根妈妈听了瓜娃娃的话会怎么说呢?

(12)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瓜娃娃和根妈妈,进行角色朗读。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热爱自己的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读中感悟,初步了解如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热爱自己的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教师出示桃、草霉等水果图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认读后面的生字并组词。

2.学生认读并组词后,把水果图样送给相应的学生。

1.小朋友们,刮风下雨的时候,叶子忙着向风儿招手,向雨丝点头,瓜娃娃却在悄悄地给根妈妈打电话。(学生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2.你们知道瓜娃娃为什么打电话给根妈妈吗?(学生根据课文中瓜娃娃说的话以及自己的实际生活说)

4.其实,每位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的成长都在默默地辛劳着,你们的妈妈也一样,自豪地介绍一下你们的妈妈吧!(学生自由介绍)

5.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吗?现在这这儿有一部电话,哪个小朋友愿意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说说你的心里话。

(1)学生说妈妈为自己做的一件事。

(2)学生给妈妈打电话,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小朋友们,父母对你们的爱是无私的。他们没有白疼你们,因为你们都很懂事,都是父母的贴心小宝贝。

1.出示课后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读中感受三句话的变化及其表达效果。

2.指名反馈读完这三个句子后的发现。

3.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明确要写的字,认读并进行扩词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在书写时的注意点。

4.教师一边书写一边强调笔画顺序。

5.学生互相讨论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海水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洋流的概念及分类;会分析洋流的成因;能够说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养成用地理眼光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形成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难点】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故事导入法,讲述哥伦布两次前往美洲所花费时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原因。引出洋流帮了哥伦布的忙。提问:那么什么是洋流?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有何分布规律?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1.洋流的概念

【问题】什么是洋流?

【学生回答】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教师总结】理解洋流概念时,要把握几个关键词,常年比较稳定、沿着一定方向、大规模

2.洋流的分类

【问题】

(1)按照洋流性质,洋流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有何不同?

(2)高纬度海区的洋流一定是寒流,低纬度海区的洋流一定是暖流吗?

【学生回答】

(1)按性质,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暖流和寒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洋流相对于它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教师总结】一般情况下,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反之,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的洋流是寒流。(索马里洋流除外)

3.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1)洋流的成因

结合所学知识及学生思考:

【问题】

①在物理中我们就学习过,任何物体要运动,就一定要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使得海水定向大规模运动的外力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洋流是在盛行风、陆地形状和地砖偏向力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盛行风是洋流产生的主要动力。

【过渡】在盛行风的影响下,洋流又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呢?

(2)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师呈现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学生分小组讨论。

【问题】

①北半球和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致以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有何差异?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致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

③在北印度洋,洋流比较特殊,洋流的流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据图观察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①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相反。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形成了向西流的南极环流。

③在北印度洋,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教师总结】在赤道两侧海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分别驱使两侧海水由东向西流,赤道以北的称为北赤道暖流,赤道以南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该洋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度受盛行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大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高纬度环流圈。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环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结合教材P58活动,完成活动。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洋流(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③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④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环节四:小结作业

1.记忆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名称。

2.洋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呢?(借助网络资源搜集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

四、板书设计

海水课件【篇6】

⑵理解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引入:上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研究海洋的理化性质,这节课我们从动态的角度来学习海水的.运动。

波浪按成因分类,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受风力作用而产生。风吹拂海面时,海水会不断起伏形成波浪,风力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能量越大。

比如:图316,人类利用波浪进行冲浪水上体育运动。

海啸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波浪,它规模巨大,破坏力相当强。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海底地震,深海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海啸;另一类是由风暴而产生的气象海啸,也叫风暴潮。掀起形成的滔天巨浪几十米高,可以吞没整个海岸地区,摧毁建筑、村镇,造成重大灾害。海啸能以每小时800km以上速度横扫海面。

海水运动的第二种形式是潮汐,在海岸边,能看到涨潮、落潮,海面上升、下降。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时,海面上升,落潮时海面下降。比如图3.17,上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大潮,海面上升最高,下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小潮。潮差最大时为大潮,潮差最小时为小潮。(下图1示)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古代把白天海水潮落称为潮,夜晚海水潮落称为汐。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

一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地球上各个地方在一天里面,向着月球时,形成涨潮、落潮,背着月球时也会形成涨潮落潮(例A、B)。

潮汐的影响,潮水会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

潮间带: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由于航海和海岸 工程建设比如筑港要利用潮间带,因而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潮汐现象还与地形有关系。

钱塘江大潮在浙江海岸一带,能与杭州湾地形有关,由于杭州湾地形是三角形海湾,外部开口大,内部狭窄,每当潮水涌入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海水在海湾中叠加暴涨。第二个原因是气象条件:每年夏秋季节,夏季风(东南季风)盛行,在东南季风作用下形成的风浪,加剧了潮势。第三个原因是天文因素: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朔望月),潮差较大,所以有“八月十八观潮”之说。

针对杭州湾受潮影响的特点,一方面我们选择好时机,可以观赏钱塘潮壮美景象;另一方面还要采取防御潮水入侵措施—修筑海堤。

海水常年大规模的定向流动,例墨西哥湾暖流(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流向,非常大的规模)时间方向稳定。

在三种形式中,主要研究洋流,洋流是海水主要的运动形式,下面学习洋流有关知识。

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结合地图册P25思考洋流的成因、分类(洋流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分为几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对照世界风带模式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的A洋流、B洋流是怎么形成的?

A洋流是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B洋流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西风漂流。

A在东北信风作用下,海水由东北向西南方面流动,这作水平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偏转成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B同样道理,在中纬西风作用下,从西向东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

提问: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密度有什么差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分析: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而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水面降低,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地中海水面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例:二战中,德军潜水艇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了发动机,避开了英军的监听,绕到英军背后,偷袭英军得手。

密度流不只分布在直布罗陀海峡一处,再比如,(曼德海峡)红海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波罗的海与北海,地中海与黑海。

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红海,红海底部海水流向印度洋。

密度流分布规律: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密度有什么差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可分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在海岸附近,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受离岸风或迎岸风的影响。

a、受离岸风影响 由于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形成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

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影响: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上升流海区往往形成重要的渔场,比如秘鲁渔场得益于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

世界海洋上还有其他海区也分布着上升补偿流,地图册P25如加利福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洋流的形成除了受上面这些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会迫使洋流在运动过程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洋流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使洋流的分布很复杂,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洋流形成的三种类型。洋流的成因风力最主要,其次是密度差异。

【海水课件(集合六篇)】相关推荐
松鼠的课件(汇总十五篇)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和课件,这是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将教学方法与教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答您的疑问,怡心句子网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权威的“松鼠的课件”,收藏后可随时回顾,让您心情愉悦。...

小狮子课件10篇

每位教师在授课之前都会携带自己准备的教案和课件,因此他们会精心设计每份教案课件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课时,老师会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教学。栏目小编认为这篇名为"小狮子课件"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读,现在向您推荐,希望它能为您提供一些有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