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句子 > 作文 > 导航 > 芬芳读后感13篇

芬芳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24

芬芳读后感13篇。

再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作品总算被我读完了!虽然花了很长时间看完,但我也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读后感是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揭示“芬芳读后感”内涵的文章,这篇文章内容详实您可以从中找到您所需的全部内容!

芬芳读后感 篇1

校园,为何如此芬芳?

早就听说,今年有部大片讲述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我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和一位来自远方的朋友一起观看了这部影片。出乎意料,我们没想到它真的如此精彩,如此感人,每个环节都扣人心弦,让我们泪流不止,就在影片结束的一霎那,我突然明白了:我们的校园为何如此芬芳?!

舟曲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就在咱甘肃,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还去过那里。清晨,沉浸在薄雾里的山村就像童话世界里的仙境一般迷人,但没想到这么美丽的地方曾遭受过泥石流。灾难吞没了一千多人的性命,也吞没了孩子们快乐的家园,留下了遍地的创伤,但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又为他们重建了一个家园,那就是博飞中学,也就是我们兰州新区的舟曲中学,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可爱的江老师和周老师。

影片主要讲述了四个被灾难笼罩着心灵,痛苦抑郁的大哥哥、大姐姐,如何在老师的拯救下重新开始生活、学习的故事。他们是:想要去见死去妹妹的多吉,认为害死了自己妈妈的井晓晓,不能正视没有爷爷这一现实的苗郎和不敢站立、一直坐在轮椅上的云草。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陌生的环境下,如果没人关注他们的心理疾病,没人在意他们的忧伤,可能故事就要重新被改写,但正是在周老师和江老师的全力营救下,才驱散了他们的心魔,他们的心才慢慢向我们敞开,重新面对生活,并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意义,经过努力学习和顽强拼搏,都成了拯救他人于灾难的战士。

看完这部影片我才知道老师是多么辛苦的一份职业,他们就像周老师和江老师一样绞劲脑汁,全力以赴拯救每个孩子的灵魂,深怕一不留神就可能被魔鬼夺走生命,但我们还不如遭受过灾难的孤儿,并没有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贪玩、淘气,不听话。从今往后我要树立健康向上的学习信心,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像祖国的花朵一样茁壮成长,让辛勤的园丁打理出一片片芬芳的土地来装扮我们的美丽的国家。

芬芳读后感 篇2

水,是最干净的东西吗?

以前的我固执的认为就是这样,因为印象中总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样的句子。可在《芬芳》这部电影里,每一个爬在泥石上寻找亲人的孩子都是那么的无助又令人心疼,他们绝望的嘶吼,一次又一次的撞击着我的心灵。也许以后,每次大雨都会让他们想起那个痛苦的夜晚。仅一夜之间,他们的心就判若两人,失去了最亲爱的人,也失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变得脆弱、敏感,如身陷黑暗之中,伸手摸不到边,所及皆是混沌。

他们的生命在那场大雨的冲刷下裂开了缝隙,可正是这样阳光也照了进来。周老师和江老师拨开了孩子们心中那层雾霾,用阳光将他们带离深渊。一次次的拥抱,一声声的叮咛,每一次上路都只为能够让孩子们尽早的走出阴影。当周老师独自一人骑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时,那个父亲说:“你不像个老师。”是啊,他不像老师,因为他不仅仅是老师,更像是孩子们的父亲。他和江老师一起让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影片的结尾,亮起的那一片灯海和老师的眼睛里的泪水,那是老师们心中的骄傲啊,自己的学生战胜了心魔。他们教孩子们去勇敢,自信,坚强,充满希望,学会爱。

一个多小时的影片很快结束,看到最后的蓝天、白云、雪山,江老师在那问:你好嘛?群山不语。但背后的人影告诉我们也许孩子们的船长回来了。眼睛竟有些湿润,影片与我的回忆逐渐交织在一起。也想问一声,王老师,您好吗?我家失火的时候,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王老师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组织班里同学、甚至动员全校同学给我捐款,当我拿到那沓钱的时候,心情沉重。因为我知道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地方,小孩子们极少有零花钱,所以我能想象到这次捐款的不易,王老师带着我回到了家,亲手把钱交给了我的父母。一周时间,房子勉强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其实还有焦黑的痕迹,能看出这房子曾经所经历的灾难。王老师每天都开导着我,指导我写作文,还推荐我参加了那届的语文报杯。在王老师的帮助下,我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到后来初中匆匆毕业,还未来得及破开少年的蚕茧,认真给老师说声谢谢。至今仍记得那篇作文的名字:《师音》。老师的深深教诲至今还存留在我的心中,老师的声音,伴着我迈向更好的远方。

多吉:有人说手握勇气铸成的宝剑,经过地狱的考验,才能磨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晓晓:人低着头只能看见自己的脚,抬起头才能看见这个世界。

影片结束了,多吉有了雪山的颜色,学会了勇敢;晓晓抬起了头看见更美好的世界,学会了自信;云草和苗郎带着坚强走向了远方。他们在另一场灾难到来的时候,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其中,让像他们一样的孩子不会失去眼中的光。所以啊,即使在雨天的阴霾里,即便伤痛和泪水一路相伴,但最终光明和希望一定会降临在我们的身上。

因为有了老师们的坚持,那些失去了光的孩子们才能在生命的裂缝中重新开出花朵来,因为昨日经历苦难,今日我们才能不惧风雨,一路前行。

芬芳读后感 篇3

青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的确是太可贵了,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但恰恰是在这段最完美的时光里,我们太容易被一个人一件事所吸引,总想把自我的最完美的时光献给他们。

《芳华》的男主刘峰不就是这样一个人吗?作为“活雷锋”的刘峰,本来在受伤之后,有被保送军政大学进修的机会,他却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人,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留在歌舞团,更重要的是为了留在林丁丁身边,留在这个心爱的女人身边。

可是一切不尽人意,林丁丁并不喜欢他。到最终因为“搂抱”事件,刘峰被下放到连队,再到最终参加对越战争,再到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凄凉的生活。

在看完电影的路上,朋友们也一向在谈论这个话题,如果刘峰选择去军政大学进修而不是选择留在歌舞团,这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结果呢?那他生活的必须会很好吧。可是答案是如果能够重来,他也必须会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这就是青春。

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没有等到参加高考就提前退学了,原因很简单,他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位女同学,并且和她好了,可是之后不幸被双方的家长明白了。

女同学的家长嫌弃自我的女儿在学校丢人现眼,让她辍学回家打工去了,而男同学的父母也把他暴打了一顿,可是男同学坚持要和女同学在一齐。之后追赶女同学的步伐,也打工去了,这一走就是多年。

几年后在同学聚会上我们又见面了,此时的他早就已经结婚,可是新娘并不是当初他爱的那个死去活来的女生。我也细心翼翼的问他后不后悔当初做的决定,如果当初选择继续上学,或许他此刻也上大学了。

同学说,没有什么后悔不后悔的,这就是我的青春,为自我喜欢的人做的决定没有后悔不后悔。

是啊,这就是青春,这就是我们最好的芳华,无论当初做的决定对于此刻的影响是好是坏,我们都不应当感到后悔,自责。因为青春,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抉择。

芬芳读后感 篇4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芬芳》的电影,里面讲述的是博飞中学里有几个不幸的学生,遭遇了种种困难,在一位心理医生--就是在他们老师的指导下战胜了一切,他曾说过“这些学生是为绽放的花蕾,将遇到种种困难,在安慰与快乐中成长。”使我记忆犹新。

多吉是一个失去父母、妹妹的孤儿,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把痛苦藏在心中,常常不说话,在卫生间里自杀,被江老师发现救活了。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来到故乡,明白了父母的苦心,便决定好好活着,从此便乐观向上。

井晓晓在一场泥石流中丧失了母亲,变得胆怯而懦弱把江老师当做了自己的母亲。她曾自卑过,从而心里留下了阴影,他的父亲在周老师的训斥下想通了,和老师一起将他心中的阴影散去,后来她不在自卑,心情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苗朗在一次泥石流中失去了疼爱和陪伴他童年的爷爷,在今后的课堂中常常哭泣,他伤心的不是失去了爷爷,而是没有爷爷的照片留作纪念。于是,擅长画画的井晓晓为苗朗画了一幅他爷爷的画像,治好了苗朗的心病,他再也不伤心、流泪。

云草喜欢跳芭蕾舞,可在一场可怕的地震中,她的双腿站不起来了,整天坐在轮椅上,她对老师说“世界曾经很大,现在变小了”老师听后默默的走出去了,她懂得那是因为她将不能再去另一个地方。老师为她找了最好的医生,医生告诉她有希望,只能看她的意志了,在同学和两位老师的鼓励下,她重新走上了舞台。

是灾难摧毁了他们每一个人,本来是灿烂怒放的青春花蕾,强迫他们离开了自己眷恋的家园。可从他们昨天的泪水中,我看到他们向厄运宣战的勇气,又在他们的笑容里,我看到了无比的自信和坚强。他们一路向着梦想迈进,昂着走出阴霾,尊严,就是他们顶天立地的脊梁!我坚信,你们的生命之花一定会热烈绽放,喷薄出属于你们自己的芬芳!“坚守理想,不负时代”。

芬芳读后感 篇5

有效语文课堂有两个标志:一是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绝非易事。我把教学目标分为三类:a(基本目标、核心目标的楼梯建造知识、必须解决的障碍知识);b班(核心教学目标,即课堂上的重点教学内容,一般指本单位规定的知识和技能);c类(附加目标和扩展目标,一般来说,思想情感价值属于这类目标)。

这一细分是为了凸出核心教学目标,即b班目标。一般的教学参考书忽视了核心教学目标。核心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核心教学目标并不容易。

每个课文后面的练习是重要的基础。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课程中,练习题最多只是课程内容的重现,有的只属于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

但语文课不是这样。语文课“教什么”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如《天安门广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后练习4:默读课文,把代表天安门广场的几个建筑物(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分别填入广场示意图的方格内。这项练习让学生注意到课文的深度阅读,这包含了核心的教学目标。

根据这个练习,我们可以设定这们可的核心教学目标,即按方位顺序介绍风景。

不言而喻,精确的教学活动必须与核心目标密切相关。精确的教学活动要力求整合,让一个教学活动发挥最大的效果。如《天安门广场》的教学,为了达成核心教学目标——按方位顺序将景物介绍具体,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第一步:在预习中完成的练习4的基础上,讨论学生在广场上填写的建筑物的方位,并解释填写的原因。学生细读文本,会在课文

二、三小节中寻找答案。老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方位词:北端、**、南端、东西,从而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的。

第二步: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比较中具体介绍建筑物。老师出示这样一段话: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有金水桥,桥两旁是汉白玉华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广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面是人民大会堂。”请学生比较这段话与课文的描写,哪一个好?

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在比较揣摩中懂得怎样按方位顺序将建筑物介绍具体。

第三步:请学生运用“按方位顺序将景物介绍具体”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教室。教室通过对学生课堂介绍的点评,真正实现了这门课的核心教学目标。

这个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感知——运用”的原则,紧扣核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学生真正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

芬芳读后感 篇6

自古来说,只有花儿才能飘出花儿的芳香,那浓浓的香气,从那花蕊中散发出来,令人陶醉。——题记

小时候,因为爸妈忙于工作,就常常把我交给外婆照顾,因此我对外婆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外婆家住农村,房子前前后后都是绿油油的农田,到了春天,外婆种下的油菜就会开满遍地艳黄色的油菜花,一簇一簇的,全都是黄橙橙的一片,放眼望去,就如同海一般,黄色的海。站在阳台上,闭上眼睛,让风儿把那迷人的香味扑向我的怀抱。以前看电视里的女主角,常常站在一片薰衣草中,拍出来的镜头很唯美,很不浪漫的,那场面令我很羡慕,就对母亲说:“我以后也要到那去,站在那里,你给我拍照,我也要像她一样”。而现在我没有站在紫色的花海,而是黄色,但我很满足。我在想每一种花都有她们各自不同的芳香,有的是浓艳的香,如同玫瑰牡丹那样;有的是像田野里的小野菊,青岛队幽香,沁人心脾。

这个月,我又如同旅游归来一样,住在外婆家。坐在公车里就远远看见外婆在公路前等候,那有些期盼的神情,一直都洋溢在她慈祥的脸上。下了车,拿起了背包,挽上了外婆的胳膊,在路上谈话间,不经意的瞥了我们的手,一大一小,一白一黑,一嫩一皱,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看她的脸,脸上满是皱纹,一次比一次增多,一次比一次深,原来乌黑的发丝已悄然褪去,剩下的已被白色代替,外婆是真的老了,我感慨……我们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路边的野花开得正浓,我摘下一朵,俏皮的插在外婆的耳鬓边,唱起一句“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引得外婆哈哈大笑。

慢慢吞吞地游回家,外婆急忙地想倒杯茶给我,却找不到茶叶,我看外婆那显得生分而又忙碌的身影,赶忙叫住了她:“外婆,不用忙了,我喝杯白开水就行了。”她怔怔的回过头来,手里还拿着茶壶,脸上有些许对不起的神情,然后说:“闺女,你那么远来,进门连杯茶也没喝上,看我老糊涂了,连茶叶放哪也不知道……”喃喃叨叨着给我倒水,我接过她手中的水,那水蒸气直喷我面颊,我感觉到我脸上湿湿的,我不知道是水蒸气还是眼泪划下。我的手连忙往脸乱抹。“没关系,没有茶叶,这水一样的香,就像外婆种的油菜花一样的香。”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杯中的香味,沉醉在这淡淡的温馨中。

这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也是一中芬芳。淡淡地如山谷中的幽兰,静静绽放她的芬芳。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二中初三:凌婷欣

芬芳读后感 篇7

在我十年的成长历程中,遇到过很多的好老师。小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父母是我的启蒙老师;教会我遵守规则、与同学和平友好的相处,这是我的幼儿园老师;带领我在国旗下宣誓,告诉我要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这是我的小学老师。而让很多在自然灾害中饱受心灵摧残的中学生走出阴霾、重见阳光,这是电影《芬芳》中的老师。

20xx年8月7日晚,甘肃甘南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起了泥石流,当地受灾人数多达几万余人。有许多幸福的家庭在此次自然灾害中支离破碎,有许多可怜的孩子在这次自然灾害中失去了至亲之人,无法适应新的生活。

电影《芬芳》讲述了在这次灾害中失去妹妹的多吉、没抓住妈妈的井晓晓、爷爷去世的苗朗和患了臆想症不想站起来的云草。他们在新建的校园里,在社会各界和老师的帮助下战胜了自己,走出阴影,重新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多吉的故事。他来到新学校后,非常想念失去的家人。整天心神不定,上课的时候总是无精打采地盯着妹妹的那串手链发呆。而这一切班主任江老师和心理辅导周老师都默默都关注着。有一天多吉在浴室割腕自杀,幸好老师第一时间发现送他去医院救治。两位老师在医院里开导多吉,但多吉还是意志消沉。于是老师说:多吉,我们带你回家乡看看吧!他们来到了灾后多吉的家乡。在开满鲜花的山岗上,老师对着空旷的大山,喊出了对多吉的祝福。多吉感受到了老师对他殷切的期望,他把妹妹的手链挂在了阿爸阿妈和妹妹的坟头。这时候,一根鹰毛掉在了多吉的肩头。老师笑了,他们抬头看见湛蓝色的天空中盘旋着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就像几年后的医生多吉。

在电影中因为有江老师、周老师这样全心全意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同学们才能很快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我的小学数学朱老师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她看起来很温柔,其实对我们特别严厉。有一次我的数学练习册上的字没写好,就被朱老师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我心里很委屈,想:做对就行了,干嘛要写得那么整齐。但还是按老师要求重新写了,写完后我去办公室交给朱老师。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字如其人,写好字是每个学生应该有的态度,你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字,别人又怎么会看懂呢?看着老师严肃的神情,我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字如春蚓秋蛇一般,下决心要写好字了。于是报了写字班,每次作业认真书写,现在的字已经比以前好多了。

我很幸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能给我自信与勇气的好老师;电影中的同学们也很幸运,遇到了能让他们彻底蜕变与新生的好老师。多吉如果没有两位老师的劝解与开导,他就只能拿着看着妹妹的手链生活在黑压压的乌云中,看不到头顶的蓝天;井晓晓如果没有听到周老师那句你低头只能看到自己的脚,抬头却能看到整个世界。她就不能放下心结,重新出发;苗朗如果没有看到老师和同学们为他精心布置的,挂着爷爷遗像的小推车,就会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云草如果没有老师煞费苦心为她准备的那场舞会,她的一生都会被禁锢在轮椅上,无法再翩翩起舞。

电影中的灾难毁灭了人们心中的梦,但拥有老师的守护与浇灌,稚嫩的花蕾历经蜕变,就会喷薄出生命的芬芳。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启明星;是茫茫大海上闪耀的灯塔;是戈壁沙漠中的指南针,我们所走的每一步路,都离不开老师的引领。

芬芳读后感 篇8

今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境观看了有导演王泊文导演的反映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至8日清晨发生在西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再到之后,灾区孩子们到兰州新区秦王川重建灾区学校的新舟曲中学读书的故事。看后感触颇深,现将我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电影力避舟曲泥石流发生的瞬间:2010年8月7日22时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然降特大暴雨,降雨量到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总体积750立方米,流经区域瞬间被夷为平地。可是经过孩子们的梦境再现了泥石流来时孩子们失去亲人的瞬间的无助和无奈,给孩子们造成了无法忘记的心理阴影。还有失去孩子的母爱无法入睡,一闭眼就做梦,就是失去孩子的那种撕心裂肺的伤痛……

电影中教师们用“赈灾救人,救人救心”的崇高品质去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重新点亮期望,让孩子们克服心理障碍,主宰自我命运,勇于担当,不负时代为完美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是啊,是灾难摧毁了你们本该灿烂怒放的青春花蕾,迫使你们离开了自我眷恋的家园。可从昨日的泪水中,我看到了你们向厄运宣战的勇气,又在今日的笑容中,看到了你们无比的坚强和自信。你们成立了民间志愿者救助服务队,去救助那些像你们一样身处灾难的人们。信念是力量的宝剑,只要有信念就能磨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你们一路向着梦想迈进,昂首走出阴霾。多吉拥有了雪山一样的颜色;井晓晓树起了志愿救援的旗帜;云草在舞台上绽放自我……尊严成就了你们顶天立地的脊梁。我坚信,你们的生命之花必须会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喷搏出属于你们自我的芬芳。

“未来不可预料,我们并不明白,明天和灾难,哪个来得更快”。正如这帮孩子们的处境一样,当他们还在欢快舞蹈时、专心画画时、享受亲情时,泥石流便夺走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身处危难中,每个人的心灵都被扭曲了,多吉对生命的仇视,井晓晓对亲人的依靠,云草不能正视灾难,苗郎失去信念……可老天又是眷顾不幸者的,他让孩子们遇到了像江雨涵、周瑞一样的好教师,他们像父母一样,谆谆教导着孩子们,全心关爱着孩子们。带多吉重返故里,重拾生活的信念;让井晓晓与父亲重归于好,明白自我还有依靠;让苗郎放下心中执念,与父母冰释前嫌;帮云草破茧成蝶,重回舞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们的无私关爱,让孩子们心中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

转瞬十年,舟曲已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回首十年,在抢险救灾、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舟曲人民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铸就了“大灾不屈、抢险不惧、共克艰难、矢志不渝”的精神丰碑。

这部电影作为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的重要作品,进取发挥宣教功能,广泛开展爱国感恩教育、防灾减灾教育、红色党性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宣传形象,真正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我们要以这部电影为契机,集中开展“追思、感恩、爱党、爱国”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以这部电影及其他音视频宣传资料、防灾减灾知识读本、流动展板、户外电子屏、固定宣传栏、微信公众平台、网上祭祀专页、宣传车、导览车流动宣传为载体,经过网上祭祀、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车流动播放教育视频、现场讲解、发动爱国主义教育义务宣传员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有效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再造一个新舟曲的深入了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铭记历史,感恩奋进”毅然映衬了这一切,我们要在这部电影的引导下,追思亲人,痛悼遇难同胞,追思家园罹难,是灾难带给了我们伤痛,也是在灾害中我们见证了淳朴无私的教师们的关怀与支持,痛定思痛,铭记历史,传承感恩是对逝去生命最大的安慰。

同时,此刻舟曲县已经建立了舟曲泥石流纪念馆,我们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到纪念馆参观,现场理解爱国感恩教育,经过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解说,使广大干部群众入情入境,在怀念遇难同胞的同时,感受了舟曲人民应对灾难时的坚强不屈、重建完美新家园时的感恩奋进,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理解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以建设完美家园为己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感恩前行。

芬芳读后感 篇9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今天,看了由甘肃省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芬芳》后我感动地哭了。我心疼哥哥姐姐们的遭遇,感动老师们的高尚师德。老师们用爱和关心让遭受重创的哥哥姐姐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最后成为有用人才。

“天有不测风云。”镜头转到甘南舟曲迭部一个学校里,当操场里大哥哥们正热火朝天踢足球时,突然雷声震耳,乌云密布,这里发生了特大降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

这次灾难中有个叫多吉的大哥哥失去了疼爱他的阿爸、阿妈和可爱的妹妹。有个叫井晓晓的姐姐因为没能抓住妈妈的.手,自责不已,认为是她害死了最爱她的妈妈。苗郎失去了从小到大一直陪在他身边宠他的爷爷,还有爱跳舞的百草姐姐,这次灾难给她心里敷上了冰霜,其实她身体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她却站不起来,她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当哥哥姐姐们经受着心理阴影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时候,是那个漂亮的江老师给了他们亲人一样的关心,妈妈一样爱护。还有那个阳刚帅气的周老师挖空心思的心里疏导让他们从痛苦中走出来,克服困境,敢于面对生活。他们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报社会。在文县泥石流灾害中,他们个个冲锋陷阵,争取救助更多的人。

从电影《芬芳》中我知道了要在困难和挫折中要学会坚强,要珍爱生命;知道了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者,更是爱的传递者。我还知道我们从小要有感恩之情,长大后才能释放自己的芬芳,实现自己的理想。

芬芳读后感 篇10

乡村的土墙前,一个顽皮的身影蜷缩在草丛中,忽现忽隐,猛然直起身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手上多了一簇小雏菊,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纯洁耀眼,淡淡的芳香弥散在乡村的角角落落。

我在爷爷家门前的场地上,漫无目的地徘徊,远远地听见临近的小路上传来了稚嫩的叫喊声,我转身细看,一个小女孩正笑着向我跑来,手中握着几束雏菊花。我惊诧地看着眼前的“小不点”,下意识地蹲下身来。她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穿的不算时尚,甚至有些黯淡,那也难怪吧,因为家庭的原因,她和爷爷在乡下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爱,我总觉得她的生活是悲凉的,但她的种种行为总让我感到吃惊,这次也不例外。

她将花高高举在我面前,“花,给!”说完便咯咯咯地笑起来,从中听不出丝毫的悲伤。我收下了花,领着她进了屋。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老人,那是女孩儿的爷爷,在他和我家人的谈话中,流露出歉疚与无奈。老爷爷的身体不太还,头发也已花白。女孩儿从口袋中摸出一个花朵,那是一朵与众不同的雏菊,似乎比一般的小雏菊要大得多,花瓣也愈发密集,她将花小心地放在爷爷手中,老爷爷看看花,看看孩子那花朵般的脸庞,欣慰地笑了。风吹进门,把客厅中的芳香吹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该走了,老爷爷的拐杖不小心顺着墙滑倒了,女孩见状,赶忙跑向前去,“唰”地蹲下去,小心地、紧紧地握住拐杖,又闪电般地站了起来,把拐杖交到爷爷手中,还不忘学着大人的样说了声:“小心点儿!”在夕阳的映衬下,一老一小缓缓地回家去了。

我把那束花插在了瓶子中,放在了客厅。雏菊很小,但香味却愈发芬芳,微风吹拂,唤醒了埋藏在心底的感动。她,一个生活在不幸家庭的孩子,没有人们所想的那样脆弱悲伤,她的生命充满阳光、欢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老人的关爱……她就像在乡村墙头的野雏菊,默默地、坚强地绽放,用自己的芬芳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绽放,彰显自己的美丽,把生命的芳香留给世界。

芬芳读后感 篇11

如果你的亲人被泥石流残忍的夺走了生命,如果你的家乡被泥石流带走了一切,此时你会怎么办?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这些痛苦的事却要让一些高中的孩子承担。

打开电影,进入眼帘的不是自治区蓝天白云,而是一场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大暴雨。特大暴雨引来了怪兽般的泥石流,泥石流把孩子们的亲人一个个带走了。当我看到这一幕时,那充满怜悯和愤怒的泪珠情不自禁的掉落下来。

然而这些孩子被送上了大客车,去一个自己未知的地方。他们被送到了学校,学校的江老师和周老师用母亲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教导他们,使孩子们觉得像在家里,在亲人面前一样。然而有四个心里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的孩子使老师操碎了心。

有一个同学叫多吉。他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和年长的父母,但他们被泥石流夺走了生命,剩下多吉一个人。到学校后,他不喜欢与人交流,不久便觉得活着没意思,然后便在澡堂自杀了,幸好江老师及时发现把他救活了,并及时的开导他,关心他。

还有一个学生叫井晓晓。她和她妈妈逃了出来,但不幸的是她妈妈失足掉了下去,被淹死了。她的自责和父亲的责声使她有了轻生的想法。但在老师的努力下,使她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还有一个学生叫苗郎。苗郎从小跟着爷爷相依为命,不幸的是爷爷被这次泥石流夺走了生命。他非常想念爷爷,经常在砸坏了的混凝土车前发呆。老师发现后就和同学们一起把车修好了。苗郎含着眼泪高兴的看着修好了的车,仿佛爷爷还在他身边。

还有一个学生叫云草,她非常喜欢跳舞。当她被人从屋子底下救出来时,她看见许多失去的亲人,心里有了障碍,没有勇气再站起来跳舞。老师为了帮助她,叫来了她的舞伴开导她跳舞,使她恢复了自信。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一定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遇到多大的灾难,都有许多的亲人在你们身边,都会有无私的人帮助你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中国。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有一颗坚强的、战胜困难的决心,将来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芬芳读后感 篇12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依旧在感动之中。因为《芬芳》这部电影中感人的故事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中那些在山村快乐生活着的孩子们,有一天却不幸遭遇了一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一夜之间,他们的家被冲毁了,他们的亲人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伤害、离去。在灾难面前,生命是那么的脆弱。面对亲人的离去,家园的被毁,他们的眼里没有了光,剩下的只有忧郁和悲伤。我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心痛。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政府的关怀下,这些少年被转到了市里为他们新建的学校。一下雨,他们就害怕地悟着耳朵,想起逝去的亲人感到无助、无望、自责,甚至有人绝望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此时,在他们的这个新“家”里,两位老师——江老师和周老师,向这些少年敞开温暖的怀抱,用爱带他们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帮助他们克服了困难,让他们更坚强更勇敢地生活下去。少年们刻苦学习,大学毕业后也用同样的“爱”回报社会。

我很感动,真是“赈灾救人、教育救心”!老师用无私的爱去浇灌,让枯萎的花朵重新盛开,给了他们坚强、勇敢。而少年们在爱的培育下也以爱来回报社会,让爱的“芬芳”充满人间。

是啊,人生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路,有逆风,也有急转,但别忘了我们心中的爱和热情。所以,我们要勇敢地克服困难,坚定地走下去!

芬芳读后感 篇13

电影《芬芳》虽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背景,却力避苦难和忧伤,以如何重生、如何振作、如何培养新的期望等角度,贯穿让生命永续这一家国情怀主线,更多地展现了“芬芳”的完美和“赈灾救人、教育救心”的深刻主题:党中央、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为受灾学生打造优质教育和精神家园;2012年9月6日,兰州新区舟曲中学即顺利开学。班主任汪雨涵和心理教师周瑞,用发自内心的爱,让饱受灾害摧残和痛失亲人的孩子慢慢走出阴霾,步入阳光生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陆续成为医生、志愿者、武警战士和艺术工作者,绽放青春和生命芬芳。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映式上,《芬芳》制片人、曾荣登“中国好人榜”的田种山宣布,将把电影《芬芳》发行票房和奖补资金的%,捐赠给甘南,作为品学兼优贫困生和“最美乡村教师”的奖励资金。

《芬芳》由甘肃润田创意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兰州市委宣传部、甘南州委宣传部、陇南市委宣传部、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文联等联合摄制。

【芬芳读后感13篇】相关推荐
笨小孩读后感(实用13篇)

小编特意搜索整理了一些与您需求相关的“笨小孩读后感”资料,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读书对人来说就像血液一样宝贵,缺少了它,身体便会虚弱。读完作者的作品后,会感到一种愉悦的心情,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反思,并希望将其记录下来,以警醒自己。希望本文能给您带来有价值的信息,欢迎阅读!...

兵器读后感(锦集13篇)

写好读后感是有模板的吗?在闲暇时看作者写的作品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 写一篇读后感,让自己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以及思想,我们为您精选了一篇题为“兵器读后感”的文章,要是您需要再次浏览此页请立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