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句子 > 作文 > 导航 > 最新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合集十四篇)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11

最新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合集十四篇)。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1)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

当初是因为逛书城,偶然看到这本书。拿到书后,我心里一直嘀咕:这本书真的很奇怪。教育是无用的。我们老师是做什么的?

当我拿起书开始一页一页地往下看时,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但渐渐地,当我超过一半的时候,我发现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方法和思想与当前的教育背道而驰。这本书共分八章,第一教育之困;第二回归教育的纯真;第三全面依靠孩子;第四章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第六章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第七章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第八***教育的最终成果。

仔细看这本书的书名应该是《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教师,我主观上认为这是为了学生的好,为了学生更好的表现和未来更好的生活。从而就会有你们不要这样,应该那样。

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有太多的要求和期望,人为地控制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失去灵魂。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

体罚,眼里只有分数,班里优生和差生的区分,都让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尤其是我们做班主任的,总是觉得孩子年龄小,所以无论是学***是其它方面,都尽量要替孩子们想一个全面,恐怕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八章 ***教育的最终成果里的一个事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说的是:一个老师在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了错别字,自己没发现。一位同学就写了一张纸条,夹在作业本里交了上去。

第二天上课,老师允诺同学要跟他们一样把错字改过来抄写三遍。但因老师工作忙忘了抄。学生又交了一张纸条,指出老师没有照他说的做。

于是老师把这个单词抄在纸上三遍,向学生道歉,并把纸贴在黑板上。老师的言行实际上给学生上了一课。没想到同样的事被我遇上了,有一次在上课时,为了加快写字速度,我随手就把a一笔写成。

我们班的学生立刻在最下面喊道:骆老师,你弄错了!a是分两笔写成的!

幸运的事,我还记得书中的事。我立即在黑板的角落里写了一行。每一个字都写得很认真,用了两笔。写的时候,他对他们说:好吧,你说写错字和抄写多少?

一排!7个!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那老师按规矩来!虽然等我抄完有小朋友在下面窃笑。自从这次以后,如果我们班有写错字的同学,便会自觉抄一排交到我面前,身教胜于言传。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要改掉一些做法。做火柴不做蜡烛;做律师不做法官;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正如林格所说,教育应该使每个人的天性都能健康发展,就像种树种田、修水利时松土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外在的知识和道德要求。

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2)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从书中找到的这一句也正是我对这本书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释,其实他所倡导的就是让我们老师、家长改变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提倡回归教育的本质。

书的开头就说“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校长的身上。”儿子刚上一年级,适应这个由幼儿走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很重要,他适应的很慢,说的白一点,就是不自觉,从不积极主动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吃完晚饭后,由我们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书包不想整理,铅笔不想削,老依赖我们帮助他,有时他干脆就说:

“妈妈,你帮我整理一下。”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夙愿很强烈,因此常常是摁着牛头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客家故事吧!就是一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虽然开始它挣扎过,因为力气小,后来它也就认命了,牛长大了,也没有去拔过这木桩,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是小小的木桩吗?

不!绑牛的不是木桩,而是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我现在也是用这样错误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觉得累,,儿子也觉得累,寒假期间,叫他写写字,虽然他会写,可嘴巴也会嘀咕一声:“生活怎么这么不美好?”因此要转变观念,

一、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如儿子不喜欢阅读,、我就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书,放在儿子经常停留的几个地方,果然儿子发现了茶几上的《动物探秘》一书,主动翻看起来,遇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哥哥或请我帮忙读给他听,上面有拼音的话,他就自己拼读,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阅读,读完了此书、谜语书、还有他自己花钱买的一本书《笨狼一家》;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例如上面所说的整理书包,这种孩子该干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干。记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业后,仍是照老规矩,我帮他整理的书包,第二天上午,老师发短信和打**过来,告诉我,“儿子的听写本忘家了”。

于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话,给他送过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说我怎么没帮他放好。我生气的说:“又不是我在读书,这原本就是他分内的事,让他自个儿吃个亏,被老师批评了,下次就长记性了。

”后来听说那次班内共有5~6个孩子都忘了带听写本,估计那天他们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后来儿子回家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又问:“那本听写本家里也没有,学校也没有,到底到哪儿去了?

”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在我书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于是我趁机对儿子说:

1、 第二次,我会及时检查和引导,然后放手。好的***改变人的命运,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时给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是比“金汤匙”更为宝贵的财富。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理解宽容和理解,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取得成功。注意情绪教育,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队”,不做“配跑者”;做“农夫”不做“园丁”,让孩子自由发展。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3)

寒假读书四《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我们的一生都将与教学为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思考过。假期里我读了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所获颇多。

大家应该都读了孩子扔石头的故事。孩子们一开始无论如何都不肯停止扔石头,结果后来主动让他们扔,甚至花钱让他们扔,他们反倒因为钱少不扔了。这事说来好笑,但深思起来又令我们反思。如果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外力来逼迫学生读书,那么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时间久了,他们总会腻。无奈之下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面对那些无论如何也不肯学习的孩子感到无可奈何,孰不知,他们的心里也是无可奈何。学习对他们来说难于登天,他们没有尝过学习的半点乐趣,这种情况下还要做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来,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学习,还要让他们能够品尝学习的快乐。就像林格老师说的: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都会有偶尔进步的时候,如果这时,我们对他进行适当的表扬,他们的学习劲头会比以往足。这样就有可能创造第二个进步,再次进行表扬,如此学生的心里就会始终洋溢着自豪感,成绩也就慢慢好了。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到底又转化了几个这样的学生?

德国人的整洁习惯是出了名的。在那里,即使是一个醉鬼,在头脑不清的情况下,他也会记得将手中的酒瓶扔进垃圾桶,不能不令我们惊叹。可见,好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林格老师说过: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就连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毫不犹豫地认为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所以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也不能指望学生带着好习惯而来,那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水饺,当然也想学,可是当我第一次把水饺包出来放到面板上时,妈妈就说:“你看你包的,馅太少,形状太难看,还是别包了,去一边玩去。”下一次还是这样,年复一年,我到现在还是那样包。可见,我们学习一件新事物时,第一次非常关键。用到教学上,也就是说,新课是最重要的,新课学得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新授课的设计。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到底,坚持到底最重要。长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可能学生第一天觉得新鲜,能够做到;第二天还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们身上的种种浮躁之气。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有时候,我们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如果不善始善终,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坚持。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4)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儿童发子内心地热爱学习的基本线索——情感引导。当孩子觉的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学习的动力都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能够收获美感和满足感时,没有别人的督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儿童品尝甜味的唯一途径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儿童不断取得小成功,品尝甜味。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大目标被科学地分为几个实际目标。每次实现一个小目标,都会得到激励,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中,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屡次成功培养人才,屡次失败培养平庸。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太难,孩子达不到,他会在几次失败后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

老师说了多少,孩子记住了多少是机械的。孩子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充分思考和内化他所学的知识。”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健谈。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们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5)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在书名上很是吸引我眼整球。书中写的是什么?为什么竟起了一个这样的书名?作者又是谁?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看完后,让我很有感触。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戈,一位当代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养育教育综合研究组组长。在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教育品牌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在腾讯网上的教育家博客点击量达到1000多万,被腾讯评为“最有偶像气质的博主”。

林格在自序中写到: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

”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教,这些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这些目标本应该由孩子们来规划,但现在教育者喜欢做的事为孩子们设计一个美好的违来,然后要求孩子们去实现,这只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是对孩子天性的劫持。我觉得也是这样,尤其是我们做班主任的,总是觉得孩子年龄小,所以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其它方面,都尽量要替孩子们想一个全面,恐怕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听了作者的分析以后,我要改掉一些做法,就如林格所讲“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

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这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教育之困;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第四章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第六章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第七章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第八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章章都很精彩,也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

在教育专家林格先生看来,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会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

经过大量的研究,林格先生已经证明,教育者可以减少干预和一厢情愿的计划,孩子们完全有办法取得成功。作者跟教育一线的校长面对面的沟通,让他能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林格主张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解放家长和教师,这也会使教育效果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他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因为深知每个父母和教师身上都是百药齐全,只要给予“道”的提示与点拨,大家一定能创造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技术,以及适合自己孩子的生动的教育策略,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些“笨愚公”,多一些“蓝精灵”,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希望所在,这才能“激扬生命主动性热情”!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6)

黄恋我一直被上学期期末的两件事情困扰着,第一件事就是我教的一年级语文在期末考试中有两道题是我复习时反复讲过的,可在做试卷分析时发现居然还有接近30%的学生两道题都做错。第二件事是我班的张钰涵上学期因病请假一个月。他期末考试得了100分。张钰涵同学是那种聪明,有灵性的学生,平时也调皮,但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经常能一点就通,并能举一反三,将书本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

我困惑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不存在基础的好坏,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学,为什么有的学生老师反复地教,他就是不会;有的学生老师一点就通,一说就懂。也是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将来我怎样才能教好我的学生呢?我不知所措。

针对这个问题我向同事请教,论坛上向同仁请教,他们都给了很多的答案和建议,一直都觉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最理想的。直到最近偶然看到一本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书,并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初见书名,心理咯噔了一下,因为我一直都记得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德莱克·波克曾说过的一句话:

“质疑教育的重要性似乎就好比批判祖国和家庭。”当时的最直接的念头就是如果教育是无用的,那我这些年的教育岂不是都在误人子弟?为了弄清楚这是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在书中林格先生强调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本质,即教育应让每个学生的天性得以自然健康的发展,这和农民伯伯种庄稼松土,让根系自然生长一样。我思考着我班的张钰涵同学,他平时也很贪玩,但是行为习惯好,学习时能静下心来,与书中列举的六个好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他学习语文时善于举例和问为什么。

毕竟,张钰涵是我们班的一个例子。面对全班同学,我该怎么办?细读全文,我发现书中反复提到“只有自己悟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书中格林先生幽默地说:

“有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些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也是智慧的逻辑起点。如悟字是竖心旁,应当是用心的意思,右边是吾,应当是自我的意思,加在一起就是自悟顿悟,心学慧学”。非常感谢,格林先生。他使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是悟呢?明末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

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

小学语文教学中什么是悟呢?我知道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区分b/p和h/f;学生能从特殊到一般,从典型到规律,举一反三就更是悟了。林格先生说,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要学好汉语,我们必须理解。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林格先生在他的书中给了我们很多灵感。书中提到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靠抽象的方法去培养是没有用的,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来提高。

旧时的私塾教书先生,手持戒尺,强令学生反复地诵读,方法虽然呆板,但也很有用处。它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而且一旦依靠自己悟透书中的道理,便会终身难忘,记忆深刻,因此也成就了那么多的大文豪,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决,是有效方法之一”。

教学实践表明,一本教学参考书、一套教材、一份试卷、一个答案不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我非常赞同书中的观点。反复阅读、反复记忆和长期积累是提高他们理解力的最好方法。因为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完全,现阶段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的原始积累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此为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一代文豪巴金能背诵包括《古文观止》在内的多部书籍,钱钟书更是博古通今,博闻强记。我们的古人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同时书中也强调要想让学生能有所悟,教师就不能大包大揽,将所有的问题全部讲尽。回忆我讲复习题的过程,只是一味地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尽管课堂气氛看起来相当活跃,但事实上,学生的主观思维活动只不过是教师思维活动的重演或继续,没能使学生心神领会,也不能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因此考试也就有那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了。

总之,语文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林格先生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所说的一样,让学生善于悟,拓展思路;让学生善于悟,使有疑变无疑;让学生善于理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7)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最近读了我国着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书中的许多教学方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时间。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

“学***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孩子的主动性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绑牛的不是木桩,而是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

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如此艰苦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但教学效率很低。

近几十年来,教育工作者长期坚持为儿童设计教育方法,这实际上是对儿童主动发展的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的角度看,兴趣是学习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

“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感。”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如何从内心的情感引导中吸引孩子去爱学校的线索。当孩子感觉到学***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最有效的。孩子们不喜欢学习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他们不喜欢学习。

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方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减少学习,让孩子不断取得小成功,尝到甜头。在学习中,一个大目标被科学地分为几个实际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会受到一次鼓舞,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孩子的学习中,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屡次成功培养人才,屡次失败培养平庸。

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

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

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验过程。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8)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从书中找到的这一句也正是我对这本书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释,其实他所倡导的就是让我们老师、家长改变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提倡回归教育的本质。

书的开头就说“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校长的身上。”儿子刚上一年级,适应这个由幼儿走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很重要,他适应的很慢,说的白一点,就是不自觉,从不积极主动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吃完晚饭后,由我们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书包不想整理,铅笔不想削,老依赖我们帮助他,有时他干脆就说:“妈妈,你帮我整理一下。”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夙愿很强烈,因此常常是摁着牛头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客家故事吧!就是一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虽然开始它挣扎过,因为力气小,后来它也就认命了,牛长大了,也没有去拔过这木桩,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我现在也是用这样错误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觉得累,,儿子也觉得累,寒假期间,叫他写写字,虽然他会写,可嘴巴也会嘀咕一声:“生活怎么这么不美好?”

因此要转变观念:

一、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如儿子不喜欢阅读,、我就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书,放在儿子经常停留的几个地方,果然儿子发现了茶几上的《动物探秘》一书,主动翻看起来,遇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哥哥或请我帮忙读给他听,上面有拼音的话,他就自己拼读,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阅读,读完了此书、谜语书、还有他自己花钱买的一本书《笨狼一家》;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例如上面所说的整理书包,这种孩子该干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干。记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业后,仍是照老规矩,我帮他整理的书包,第二天上午,老师发短信和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儿子的听写本忘家了”。于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话,给他送过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说我怎么没帮他放好。我生气的说:“又不是我在读书,这原本就是他分内的事,让他自个儿吃个亏,被老师批评了,下次就长记性了。”后来听说那次班内共有5~6个孩子都忘了带听写本,估计那天他们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后来儿子回家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又问:“那本听写本家里也没有,学校也没有,到底到哪儿去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在我书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于是我趁机对儿子说:“看,不是你自己整理的书包,你都不知道书本放在哪儿?下次你自己整理,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了。”儿子点点头,从这以后,他开始学着自己整理书包,第一、二次,我会检查,及时指导,后来就放手了。

好的习惯能改变人的命运,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时给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是比“金汤匙”更为宝贵的财富。

还有作为父母还应懂得包容和谅解,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在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取得成功。注重心情的教育,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保持好心情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队”,不做“配跑者”;做“农夫”不做“园丁”,让孩子自由发展。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9)

假期,学校给老师准备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年货,那就是《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作者是林格。说实话,在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不免在想,是什么样的大教育家敢说出这么狂妄的话,于是对这本书的好奇之心更浓,只想一睹为快。

看到封面,标题的下面是一个问句: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吗?于是明白,教育并不是没有用的,是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封面的下方写着百所知名校长联名推荐,作用就是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家长和老师。由此来看,应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书的第一页,就是格林十大观点。这些观点真真切切的反映了教育的现状,是啊,那个孩子愿意在被管制的情况下学习,学校有老师盯着,家里有父母盯着。时间长了,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升学压力又在不断的刺激老师、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为了这个竟然有了可怕的国民共识,其中林格老师有句话说的很幽默: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异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数,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老子也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具体而言,就是回归到教育纯真,到底什么才是教育?

我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人性的。除了知识,要教给学生善良、自信。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三名学生即将通过面试分别被大学录取,A。第一名学生是一位可爱的女生,成绩全A,小钢琴家,能歌善舞,家境优越,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B。第二名学生是一位肯尼亚裔的女生,她的成绩平平,父亲是铁道工人,母亲是超市收银员,家境贫困;更要命的是她的听力自小还有障碍,但是她一直坚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C。第三名学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绩略微有些差,父亲是个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从小就缺失父爱,跟母亲住在一个犯罪率很高的社区里,家境十分贫困,经常要申请政府救济金。

如果你是录取委员会中的一员,面对上面三位学生,你会做出什么顺序的选择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你的答案一定会是A——B——C,因为按照中国大学的录取考核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绩至上的“法则”来选择的。中国所有的名牌大学都是希望招到成绩最优秀,“素质”最全面的学生。

如果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你可能会选择B——C——A,因为残疾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值得同情。

而在美国,有两所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也面对过这样的考题,只是他们的考题没有这么完整。他们面对的答案都只有两个,而且他们必须单选。

第一所大学是有“小常青藤”之称的斯坦福大学,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B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个有听力障碍、成绩平平的学生面前做选择。他们的答案令人惊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我们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难,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一个刻苦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二所大学是赫赫有名的贵族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C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位成绩不够好,且犯罪家庭出生的孩子之间做选择。这所大学的老师们的答案居然也出人意料,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面对的状况十分危险,因父亲而背负道德压力的他,随时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为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学,没有理由不让一个这样处境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因为这个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坚定他对人生的信心。

这两所学校都是美国一流的大学,他们有着一流的录取系统和标准,这种标准近乎苛刻,但是充满着人性光辉。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用无为培养学生的有为,有为是让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10)

这几天中午在我姐家吃饭,也忘了是我的推荐,还是我姐自己买的。她的床头放着林格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的一书,我又翻开看时,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赶快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按着他们的最佳才能区打造一条通向他们潜能的通道,让他们的才智发挥到极致;有用的教育其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

有感》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11)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最近读了我国着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着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12)

蔡询琦《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是教育专家林格颠覆现行教育观念的力作,是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的一本好书,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的具有现实教育价值的书籍。这本书包含了他对教育的一些真情实感。倡导回归教育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解放家长和教师。

少年儿童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说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件省力而高效的工作。

中国有近4亿未成年人。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美好未来,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但如何做“第一任教师、终身教师”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清楚的。如果按照老一辈人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不仅是无效的,甚至会招来孩子的反感,因为时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首先,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人类在面对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没有任何经验;

其次,现在孩子的身体发育大幅度提前,许多新问题随着身体变化时间提前以新的面貌层出不穷,使我们无法以既有的方法应对;

第三,我们的社会处于大转型期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使孩子成长的文化土壤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同,财富和竞争概念的灌输,让很多孩子提早进入**世界的竞争规则,失去了他们应当有的真正的童年;

第四,在电视机前以及在网络时代长大的孩子,具有特殊的心灵生长特征,这是上一辈人根本无法理解和解释的教育现实。

我认为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理论,马克思说:"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为是教育子女。"这句话非常深刻。

作为法官,必须执行法律,否则就是失职;作为传教士,他们必须传播宗教,否则他们就不虔诚;同样,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父母必须像法官和传教士一样忠于自己的职责。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职位不能退休,是终身的。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13)

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当然,作者不认为培养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就是教育的成功,作者同时对美国教育也有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也并不认为他们的教育比起我们有多强。但是无论这个故事是否属实,这个“黑色幽默”却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需要反思:敢不敢彻底给孩子松绑?为什么孩子是可以依靠的,而且是可以彻底依靠的?

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篇14)

博文收藏

02-08 1019

回归心灵的教育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养成教育专家林格先生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加以实现,导致了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而教育的生产力却非常低下。应该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1.有用的教育是心灵感应

有用的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这是一个心灵感应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励,一种鼓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用清洁的灵魂去感知另一个灵魂,转移精神力量,安静而远离。

现在的教育者,喜欢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并要求孩子不折不扣的加以执行,至于孩子自己是否愿意,教育者毫不关心。很多家长和教师,不仅替孩子设计,还要不断监督孩子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不厌其烦地在孩子面前唠叨,让孩子们反感至极。教育效率低下,首先是由于教育过程中缺乏心灵感应,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教育者在不断地观察。

厌学是当前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不光是那些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厌学,很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厌学。很多人看到孩子厌学之后,总是从学习方法上、从师生关系上加以引导,但常常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孩子内心的关怀。

当孩子缺乏学习的欲望,产生恐慌心理时,学什么都没用。教育者,首先应该打开自己的心门,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2。有用的教育使孩子长得像野花。

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让每一棵草都开自己的花。有益的教育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多孩子在大麦田里玩耍。成千上万的孩子,附近没有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

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都这样。我只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三。有益的教育是唤醒人性的光辉。

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

“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

“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要学习,就要多思考,多观察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是合作与分享,学习思考等,这些都是终身的。

四。有益的教育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当我们离开学校,我们仍然需要在许多方面接受教育,我们需要教育自己。目的是养成习惯,提高我们的能力。

习惯越自然,能力就越好。”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人的素质不是从教学中来的,而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印度哲学家有一本书叫《当鞋合脚时》。书中提到,“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给不同孩子提供适合其个性的教育,让孩子不至于感受到“硌脚”的痛苦,甚至感受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那么教育就是很自然的,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我们的教育虽然还在迷雾中前行,全书“无用教育”时刻闪现着“教育的智慧”,真实验证着“教是为了真正的不教”的内涵!当我翻阅林格老师这本书,犹如一阵清凉的风吹进被打开的心扉,让我领略到一种情绪疏通的欣然和愉悦,感受到了精神的丰满和意义的丰盈,在追求中唤醒着自己的心灵……

上一篇:超拽高冷句子集锦

下一篇:扶贫申请书

【最新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合集十四篇)】相关推荐
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合集十五篇)

根据您的需求句怡美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有用的信息:“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让我们认真的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心中常常有许多感悟。 把读书的感受和收获写下来,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整合知识,如何写好的读后感?请将此页收藏以便日后阅读!...

最新儿童教育读后感(范本十篇)

这篇文章是栏目小编特意为大家挑选的关于“儿童教育读后感”的文章,读完作者的作品后,不禁会被作者才华所震撼。读书是提高素养的途径之一,而写读后感则是巩固的重要环节,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一同追寻真正的幸福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