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句子 > 作文 > 导航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例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1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例。

本文主题是《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句怡美的编辑精心整理了与此相关的文章。读书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读完作者的作品后,我对其中的观点和见解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众多思想中选取最合适的感受,作为文章的重要主旨。真诚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阅读我们的内容并获取新知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安德烈是龙应台的长子。14岁时,龙应台离开德国,应邀回台湾担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等她4年后卸任,安德烈已经成长为“一个184公分高的18岁的高校学生”,“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作为作家、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敏感地意识到,安德烈已经让她非常陌生,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她对他的一切好像“一无所知”。

两代人的年龄差异为30岁,两个国家的人中间有东西方文化。为了“认识成熟的安德烈”,龙应台决定与他协议共写一个专栏,在香港的一家**上**刊发。于是,龙应台母子两人用三年的时间克服种种困难,互相通信,畅谈自己对人生、情感、教育、价值观等等方面的认识,在各自的独立中相互沟通、理解,由此,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阅读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认真、知性、关注和中年的犀利,也看到了儿子的玩世不恭、黑色幽默和年轻的真诚。这些被安德烈认为“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展示了他们为逾越代沟、跨越文化隔膜而进行的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展现了有着东西文化差异的家庭教育,给我最深印象的则是龙应台深情的母爱在书中的流露。我记着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曾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的确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在很多时候是单向的,儿女,尤其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少年渴望的是自由是自己的一方小屋,在我们对未来的畅想中很少出现父母的身影。

龙应台对安德烈说:“父母就像一座老房子。你住在里面。它给你温暖和安全,但你不跟房子说话,不跟它交流,不关心它,不取悦它。等足足二十年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对惨败衰弱的老房“深深注视”。可是天下的父母,难道不都是这样的老房子,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吗?

整本书浸染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母爱,孩子感情上遇到了挫折,龙应台想帮儿子指出条光明大道,但话到嘴边又觉得还是让儿子自己去体味这其中滋味比较好;她很诚恳的说,孩子,我希望你正义、有挑战权威的勇气,但是我害怕你受伤害、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她也会被两难所苦恼,一方面他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一方面她也为自己不被需要而失落。当安德烈问她母亲,你死后想怎样被人记住?龙应台说:

“安德烈,想象一场冰雪中的登高跋涉,你和菲利普到了一个小木屋里,屋里突然升起熊熊烈火,照亮了整个室内,温暖了你们的胸膛。第二天,你在黎明时分上路,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事实上,木柴已经被毁了。你带着的是你心中的热和光,去面对前方的冰路。

谁需要记得火柴呢?火柴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本身怎么记得它呢?”

在阅读龙应台与安德烈的对话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思考着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同时我也不断地被感动,那些深藏于生活琐碎细节中、时不时会被遗忘的感动。龙应台和安德烈三年来发了36封邮件,儿子有三点玩世不恭,两点黑色幽默,五点严肃。一个八分认真,两分知性怀疑的博学母亲。

有两代时光不同,有中西文化差异,有不同价值理念撞击,但更多平心静气的交流,对未来的构建,却表达得没有架子没有权威,龙应台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纯粹的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想读这本书,因为它只是一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直到我再看一遍,我还是有些**,一对母子从原来即使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有话要说,这是一封又一封的信吗?

我细想,从讨论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期是什么?哦……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

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

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回首过去,龙应台和安德烈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方代表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一方代表德国,或者直接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青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

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的话几乎是我和母亲之间故事的影子。我试图以书中所示的方式与母亲相处,结果遇到了很多麻烦和不快。

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会了和父母相处,还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3

读过《亲爱的安德烈》这部小说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魅力,这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深度思考的美好作品。小说的主人公安德烈是一个旅居法国的俄罗斯画家,他在法国与德国两次战争中都深受挫折,创作状态也难以如常。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决定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他的前妻凯瑟琳来表达对她的内心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小说中,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这种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和情感,小说的语言鲜活、生动、深刻,引人入胜。在安德烈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凯瑟琳的爱是如此深沉而坚定,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苦闷。安德烈对凯瑟琳的情感,并不是一种浅薄的爱情,而是一种包容、理解和宽容,他的情感是建立在对凯瑟琳人格魅力、思想和艺术才华的认识和欣赏之上的。

在故事中,安德烈曾经在战争中失去过亲人和勇气,这使得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时陷入迷茫和抑郁。而凯瑟琳却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创作中的灵感之源。安德烈对凯瑟琳的思念和感激,是因为凯瑟琳和他一同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是凯瑟琳给予他力量和勇气的陪伴,是凯瑟琳微笑的面容和清澈的眼神,给予他生命生生不息的希望和追求艺术的力量。

在小说的结尾,安德烈回到了俄罗斯,但他对凯瑟琳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一直没有改变,他始终怀着对凯瑟琳的无限爱和敬仰之心。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被其中的情感感染和启示,这是一部充满了对人性的温暖、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充满了对艺术的敬仰和崇高理想的追求的小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和艺术的推崇,也可以从中品味到生命中最重要的真诚、坦率和宁静的必要性。

总之,小说《亲爱的安德烈》揭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宽容、人生的苦涩和欢乐、艺术的美好和精神的追求,这是一部值得深读和品味的小说,也是一部真正关于生命和人性的启示录。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4

很多人羡慕龙应台,能打通与儿子三十年的年龄代沟、东西文化的代沟,而像朋友一样坦诚交流。但我更能看到,一个母亲与儿子隔裂的痛苦那份无助与心痛。当读到龙应台看到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时,我非常感动。安德烈的原话是这样的: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龙应台这样来描绘她看到儿子这些话时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的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而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和朋友讨论这种感觉,我们,在传统中国文化沉浸下长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后的女孩,其实是很享受与母亲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的。但是,当我们的90后、2000后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当他们向我们宣布独立宣言的时候,一向没有边界的我们,能否承受这一打击?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惟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亲能读懂?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惆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5

其次,更重要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以及父母理解和了解自己**孩子的渴望,也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本由36封家书组成的书,不仅跨越了新旧、左右、流行文化和人文关怀,而且跨越了母子两代人的价值观。这是一本很棒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

我们不断接触新事物,渐渐地从父母的世界中走了出来,偶尔打个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无聊。“最近好吗?”“还好啦。

”“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

我们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但没有人愿意或关心是否应该改变。我想当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养大的是候,他们永远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但是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

但是,我认为,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来自于深深的爱。是爱让他们对我们要求太严格,也是爱让他们在成长和独立的孩子面前无所适从。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当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存在,以及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得愉快之后,在大学里是怎样的?

于是,猛然间,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了?我是多久没有给他们讲我在大学里的事情了?于是,我拿起电话,拨通了千里之外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号码。我相信在电话的另一端,有一对兴福快乐的脸。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引导和影响儿子;儿子用自己的风尚和活力感染她,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相互碰撞,母亲认识了18岁的儿子,儿子也走进了30岁母亲的世界。

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努力。我认为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我们的父母就会建立一座通往彼此世界的桥梁。

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例】相关推荐
希腊神话读后感范例

让我们认真地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心中经常会有许多领悟。读完书后,我们应该仔细总结和归纳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栏目小编从多个方面搜集的资料使这篇“希腊神话读后感”更加完美,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带来有益的信息!...

精选:送给亲爱的她范例

1、今年过年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幸福美满粘着你,还有我要告诉你,财神已经盯上你!提前祝你新年快乐!富贵双全!2、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